汇聚青春力量 共建中非现代化——记第八届中非青年大联欢

发布时间:2024-06-04 17:22:16 来源: sp20240604

新华社北京5月27日电 题:汇聚青春力量 共建中非现代化——记第八届中非青年大联欢

新华社记者刘杨、于艾岑

“我是第一个!”来自几内亚的德拉梅·蒂埃尔诺·阿利乌兴奋地向伙伴展示自己的“成绩”:他只用了不到半小时就到达了指定的烽火台。参加第八届中非青年大联欢的非洲青年代表近日来到居庸关长城登高赏景。

站在城墙边眺望,巍峨长城蜿蜒盘旋,“居庸叠翠”之景尽收眼底。“亲眼看到以前只在电影上见过的中国长城,果然很震撼。这会是我最难忘的时刻之一。”阿利乌说。

5月19日至26日,由外交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八届中非青年大联欢在北京和浙江两地举行。活动主题是“汇聚青春力量 共建中非现代化”,来自中非合作论坛成员中的52个非方成员的共64名非洲青年代表参加,同中国青年代表一道体验中华传统文化,了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成果,以加深彼此了解、深化中非友谊。

5月20日,中非青年代表在北京体验传统印染技艺。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活动开幕当天,中非青年参与了陶艺、茶道、印染、编结、雕版印刷、团扇制作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项目。来自南非的朱丽叶·姆茨韦尼非常享受雕版印刷的过程:经过涂墨、铺纸、刷印等一系列步骤,她细心地将红纸从印版上揭下,一幅中国龙的形象跃然纸上。“这些中国的传统工艺非常有趣,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非洲青年像我一样爱上中国文化。”她说。

在北京,从宋庆龄故居到人民政协光辉历程展,再到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非洲青年们全方位了解了中国近代以来波澜壮阔的历史,深刻感受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在逻辑和历史根基。

在浙江,非洲青年参观了浙江师范大学的中非交流博物馆。在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和一份份精美的藏品前,第一次来到中国的塞舌尔青年学生安吉·伊莱恩·薇薇安·博尼法斯驻足拍摄。她说:“这些展览让我了解到中非关系源远流长,多年以来双方始终相互支持。希望中非友谊能够延续光辉历史。”

5月23日,非洲青年代表在浙江金华参观浙江师范大学的中非交流博物馆。新华社记者 于艾岑 摄

观赏婺剧、参观横店影视城、体验木雕制作……一项项文化交流活动,让非洲青年近距离感受中国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

走进金华市武义县履坦镇的“民生议事堂”,非洲青年现场观摩了政府部门与政协委员、各方代表就商业街引进经营户开展协商的场景。纳米比亚青年记者乌阿瓦泽·坎古阿希维认真观察,笔记写了满满几页。“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始终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倾听人民的声音。这样的协商式民主让我惊叹。”他说。

义乌,一座建在市场上的城市。非洲青年们走进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感受“中国制造”的澎湃活力。

一走进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大门,摩洛哥姑娘哈丽玛·马阿杜德就开启了“购物模式”。她说:“在全世界很多地方都能看到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中国的小商品产业如此发达,令人印象深刻!”

作为新时代的中非青年,如何为弘扬中非传统友好、共同推进中非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大联欢期间举行的中非青年对话会上,中非青年代表围绕“做中非传统友谊的传承者”“做共建中非现代化的先行者”“做中非友好的贡献者”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曾参加第24批中国援马里医疗队的中方青年医生陆允平说,这次大联欢期间,从非洲青年朋友身上真实地感受到非洲的热情和活力。相信非洲青年朋友会把此次活动播撒的中非友谊种子带回非洲,同中国青年一道促进中非现代化之树茁壮生长。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